历史故事 上古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现代 世界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历史故事 清朝

300年前,古人如何将40吨铁链搭建在大渡河之上,一年建成泸定桥

2022-12-09 11:05:29

泸定桥,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魂的桥梁一直被人们歌颂。小学课本中就记录着飞夺泸定桥的事迹,我军顶着枪林弹雨面对没有木板的泸定桥毫不畏惧,一人搭一块木板强行渡河夺取泸定桥,最终取得战役的胜利。

泸定桥不仅因为有些历史的分量,它自身也十分沉重,总重量达到了四十吨,在没有大型设备的封建社会中是如何搭建的?这其中一定有能工巧匠的智慧,令人惊叹不已。

飞夺泸定桥

公元一七零五年,汉藏之间道路梗阻需要解决,又因为朝廷需要经常向西藏运输兵力,于是康熙命令国家统一调度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。这座桥梁经过康熙考虑取名“泸定桥”,意思是希望“平定”。“平定”则是要平复此时的“准噶尔之乱”。

泸定桥使用十三根铁链,长达一百零三米,宽三米,铁环数量有一万余,所有铁件重量相加竟达到了四十吨。在崇山峻岭之间,波涛汹涌的河面上修建如此大的工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?

其实泸定桥最原始的计划并不是铁桥,康熙仅是希望打造木桥,当时搭建木桥技术成熟,木材又取材容易。但是人算不如天算,刚打好地基,就被汛期无情的洪水冲垮。

无奈之下,又做考虑想改石桥。但是经过一番勘察,大渡河岸边土质松软承受不住石桥的重量。

最终,有人提议可以尝试做一座铁桥,康熙也采纳了此建议,命人从其它地方运送铁和人力。

工匠先是打造上吨重的铁链,当时泸定不产铁,铁链是在荥经县铸造完成然后运输至泸定。铁链关系到桥的质量,万一成豆腐渣工程后果不堪设想。于是像建造南京城墙那样学习,每个铁环也对应到每个铁匠,一旦出问题将会追究责任到个人甚至是子孙后代。正因如此,每个铁环都制造极为精致,反复打造经得起岁月的洗礼。

泸定桥

铸造铁链容易,可是要环环相扣造成一座桥就很困难。上有崇山峻岭,下有湍急的河水。开始是用小船运输到对面,但是因为河流湍急许多小船都被掀翻了,这个方法行不通。

建造过程如此艰难,建成后巧夺天工让人难以置信,于是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。传说泸定桥铁链无法连通对岸时,一位藏族勇士左右各夹一根铁链乘船到对岸安装,当安装完之后力竭而亡,当地人修建噶达庙祭奠这位英雄。

后来有能工巧匠想出办法,利用索渡的原理把一根足够粗的绳子连接对岸,再穿上短竹筒,依次把铁锁送入竹筒内,对岸拉动绳子铁锁自然就划到对岸去了。铁锁被拉到对岸之后,工匠又花费大力气把铁锁拉紧并且锚固牢靠。让泸定桥承受足够的压力才能拥有较大的安全系数。

泸定桥两岸又设立汉族木结构形式的古堡,造型独特;锚固铁链上上又建造出桥亭,造型古朴大方;桥西边观音阁下有康熙亲立的牌匾。

泸定桥夜景

这项大工程耗时仅仅一年时间,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此后也有氧化锈蚀的情况,被后人加强加固过。

泸定桥的建造具备非凡的意义。在没有这座桥之前,大渡河两岸想要运输物资、人力主要是通过下游的渡船,在阴雨天水涨船高之时渡船不得不停止运作。碰到长达一个月之长的阴雨天也是无奈之事。

大量的货物长期囤积导致像瓜果蔬菜这类货物腐烂,损失商人的利益。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商业活动。铁制的泸定桥并不会出现诸如此类问题,彻底解决了运输的难题。曾有对联写到“西出盐光第一桥”来赞美泸定桥。

在漫长历史长河中,泸定桥是四川和西藏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,是维护中国边疆和睦,贸易往来,促进国家统一的桥梁。

历史上对泸定桥的争夺并不少见,除了飞夺泸定桥,还有在太平天国起义之际翼王石达开抢渡失败全军覆没的事迹。泸定桥的建成代表了当时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不逊于当代人,即便没有重型机械,古代人依旧是能建造出伟大的工程。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人在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,临危不惧,维持秩序,刻苦劳作,团结力量办大事,取得一项又一项令人惊叹的成就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精彩推荐
微信公众号:镜楼文史

微信公众号

领红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