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故事 上古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现代 世界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历史故事 清朝

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,超过了二战吗?

2022-12-09 11:08:53

发生在1939年9月1日—1945年9月2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,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世界战争。数据显示,6年内,共计有约1.3亿人在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中伤亡(死亡7000万人)。

太平天国运动

不过,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,指太平天国运动(1851年—1864年)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,超过了二战。因为根据清朝户部的统计,在太平天国爆发之前全国有4亿人口,而在太平天国被平定之后,全国人口锐减至2.4亿,锐减了1.6亿人口,岂不是比二战造成的伤亡还要多3千万人?

这种说法,当然是错误的。

如果要统计战争造成的伤亡,不可能简单地统计战前、战后的人口之差而获得。因为,像太平天国运动这种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大型战争,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。特别是在广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江苏、浙江等交战区域,一定有许多人口逃难。同时,也有许多人口主动参军或被动参军。

太平天国军队

1860年,毕业于伦敦大学的英国传教士和著名汉学家艾约瑟,曾经接受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邀请,前往江苏苏州与李秀成、洪仁玕等人见面、交流。艾约瑟经过江苏宝堰时,曾经与太平天国治下的民众进行交谈。艾约瑟询问一位老百姓说:“在这一带,每100人中损失了多少人?”

这位老百姓回答:“15或20人被杀,30—40人被掳去参加了叛军。”

由此可见,直接死于战争中的人口,往往低于流动的人口(逃难或者参军)。

不仅如此,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13年时间里,全国各地自然灾害连绵不断,低温、大旱、大涝、蝗虫、地震等层出不穷。以水灾为例,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改道,导致此后58年时间里,山东几乎年年发生水灾,平均每年有4.7次决口。从1859至1873年间,江淮地区连续15年发生洪灾。再以蝗灾为例,从1852年到1858年的7年时间里,直隶、广西、湖北、安徽、河南、陕西、江苏、山西、浙江、山东、湖南12个省,先后或长或短、或轻或重地遭遇过蝗灾。

由于吏治日趋腐败、国家经济实力日渐下降,这些自然灾害引起了一场场饥荒,导致人口锐减。这些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数量减少,恐怕不能算到战争的头上吧?

受技术条件和客观情况的限制,统计流动的人口和因自然灾害减少的人口数量,具有巨大的难度。不管是清廷还是太平天国,都没有能力进行统计。假如简单地统计战前、战后的人口之差,就会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。然而,这个数据是失真的,不足为据。

其实,中外历史学者对于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人口损失问题,一直有研究成果出来。

1844年,美国传教士哈巴安德来到了中国,并在中国居住了47年。哈巴安德遍游中国,见证了太平天国运动、第二次鸦片战争、中法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。1880年,哈巴安德写了一部书《中国纪事》,提出太平天国运动、陕甘云南回乱、北方五省大饥荒这3场浩劫,一共造成中国人口损失6100万人。1883年,哈巴安德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了修正,更改为8300万人。

《中国纪事》

1960年,美国汉学家、历史学家魏斐德撰写了一部《大门口的陌生人:1839—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》,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。这部书以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,研究22年间华南地区的社会动态,如官府、绅士、团练、农民等对待外国人的态度等。其中也提到了太平天国造成的人口损失,粗略估算为1000人—2000万人。

哈巴安德和魏斐德得出的结论,都是经过估算而获得,较为粗疏。魏斐德的数据尤其显得偏小。这与他没有接触到更广泛的史料有很大关系。

如今,随着统计方法的改进,统计太平天国造成的人口伤亡有了更加精确的结论。

2001年,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曹树基在他的书籍《中国人口史》第五卷《清时期》中提出:在太平天国运动中,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7省共伤亡人口7330万人。

2015年第4期《经济学》刊物上发表了李楠、林矗撰写的《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口影响的再估计:基于历史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》论文。论文利用唯一的清代人口面板数据,通过构建倍差模型对太平天国战争与人口损失的因果关系进行考察,提出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人口伤亡在4693万—9511万之间。

综上而言,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人口伤亡不会超过1亿人,与二战造成的人口伤亡不可同日而语。

精彩推荐
微信公众号:镜楼文史

微信公众号

领红包